3月11日,在銀川市金鳳區新華聯福街上,由紅、黃、藍組成的“馬甲”志愿隊伍正沿著商鋪巡查。“現在有了志愿者隊伍每天巡邏,大家也習慣了在充電樁充電,值班保安看見誰推電動車上樓充電,就上去制止,這下安全保障了,我們心里也踏實多了。”居民李宏霞說。
據了解,自2024年以來,銀川市金鳳區滿城北街街道立交橋社區組織社區工作者、民警、黨員、志愿者、物業保安、藍騎士等多元力量組成“紅黃藍矩陣”,成為社區平安建設的“主力軍”,該社區90%隱患被就地“消化”。
安全巡邏。
“上次因為漏水問題,我和樓上鄰居差點吵起來,幸好社區及時介入,幫我們找到了解決辦法。”居民宋淑珍說。面對樓上漏水引發糾紛、家庭夫妻矛盾,噪聲擾民等“家長里短”,立交橋社區依托“紅黃藍矩陣”,推出“三級調解”機制,社區先行協調,黨員民警上門談心,司法所專業介入,今年已成功調解3起糾紛,涉及賠償金額7500元,調解滿意率達99%。
“各位叔叔阿姨,天上不會掉餡餅,免費雞蛋領不得,掃碼送禮可能是陷阱,遇事多問社區小馬。”在社區活動室,志愿者馬嵐用方言演繹的防詐情景劇,讓防騙知識深入人心。“以前總擔心被騙,現在聽了社區講解,學會了好多防騙技巧。”富康小區居民徐麗英說。
“今后,立交橋社區治保會將繼續發揮‘紅黃藍’三色志愿者的作用,圍繞婚戀家庭、鄰里糾紛、物業糾紛等,不斷完善三級調解機制,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網格內。”立交橋社區黨委書記張紫嬌說。(寧夏日報記者 楊超 文/圖)